“三十而立”的古訓讓現代職場中許多二十八九歲的人出現惶恐:馬上要三十歲了,剛剛結婚,工作還不穩定,孩子剛出生……總之,生活好像都還處于初級階段。與此同時,也有許多更年輕的人已成為一些大公司的高管,擁有更豐富的家產,這些更讓大部分29歲左右年紀的上班族處在焦慮不安的狀態中。
29歲職場現象,并不是單指29歲這個年齡所出現的職場問題,而是指27歲~30歲這個階段,上班族工作幾年之后,已經失去了工作的激情。相比而言,升職空間,沒有;薪水上漲的可能性,也不大;此時,年輕一代、后起之秀正咄咄逼人地朝他們逼過來。
困惑門一:激情喪失29歲職場現象并不單單是這個年齡階段的女性困惑,同樣的左右為難也一樣降臨到男性的身上。“男性要考慮成家立業,要考慮買房子。如果收入不穩定、晉升和前景渺茫會導致他們心情浮躁。”
困惑門二:沒有升職空間升職空間有限,在日資、臺資企業表現得更為明顯。由于受到企業文化的限制,在企業中工作,員工的發展空間不是很大,員工的人際交往方式和工作方式也會受企業的文化背景限制。常常會聽到這樣的聲音,“做了三年了,還在做著同樣的職位”。
困惑門三:后起之秀咄咄逼人剛畢業的大學生,步入職場有沖勁有干勁。這些人敢想敢做。相對來講,鄭州的本地人求安逸,面對這些后起之秀的咄咄逼人,工作幾年的上班族在被動應戰。雖然這種被動應戰不能代表所有的29歲上班族的境遇,至少,它說明了有此境況。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本站觀點。所轉載內容之原創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