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干部做創新實干的模范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為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調動全體黨員積極科學技術、攻難關、投身科技創新行動的積極性,中鐵武漢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一公司黔張常鐵路項目經理部積極開展“黨員科技創新”行動。
新建黔張常鐵路電力牽引工程采用AT供電方式,接觸網PW線隧道內設置在隧道側壁,腕臂吊柱和AF線吊柱設置在隧道頂,每根吊柱(含AF線吊柱)必須與PW線進行保護連接。一公司黔張常鐵路項目經理部總工程師周勇同志在接到任命通知之后,立馬轉換角色,全身心投入到黔張常的工作中來。熟悉施工方案、審核施工圖紙,面對桌上一沓又一沓的圖紙,共產黨員周勇同志利用休息時間耐心細致的審核、研究并同設計單位溝通每一個設計細節。結合現場施工的實際情況,在審核圖紙過程中大膽創新,提出自己的優化方案:將PW線在隧道側壁懸掛,優化到隧道頂安裝,積極與項目部領導進行溝通和探討。經校核,現場完全滿足優化施工條件,周勇同志將所有優化圖紙繪制好后,與設計、建設指揮部工程部溝通,最終予以采納,在2018年6月22日在張家界指揮部組織相關專家,對該方案進行了評審,并獲得一致通過。
將PW線優化至隧道頂,直接在腕臂吊柱和AF吊柱上焊接固定角鋼肩架,采用支座固定方式,且PW線代替了站前單位的接地母線功能,每500m從PW線引下接地一處。全線171正線公里的隧道,單邊約22m一處接地引線,全線約15777處。每一處吊柱接地需12個化學錨栓,安裝約6-7m地線將PW線底座與吊柱進行連接,吊柱再與隧道接地母線連接。方案優化后原PW線肩架錨栓、接地錨栓、肩架及地線安裝均不需施工,需在關節雙腕臂處增加一處懸掛,隧外附加線從線路兩側轉隧道內的位置需增加兩處PW線下錨。全線共節約M12和M16化學錨栓約22萬余套,取消PW線預交式懸垂線夾,綜合計算每處節約材料費約642元(實際采購費用)、人工機械費約265元(借鑒2017鐵路定額)。該優化方案成本計算:平均每處節約910元,15777×910≈1425萬元,扣除新增固定點和附加線下錨費用136萬,總共結余約1300萬。該方案不僅大大節約了成本,而且大量減少了化學錨栓施工安全隱患、質量隱患。
在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中,積極搭建黨員發揮作用舞臺,不斷引導黨員在推動科學創新的實踐中更好的保持和發展黨員的積極性和先進性,強力推進各項工作卓有成效開展,周勇同志發揮了先鋒模范帶頭作用。“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施工一線需要我們去不斷尋求探索發展的力量,施工一線為我們廣大職工發展提供了天高海闊的機遇,堅持以提高項目管理質量、增強項目盈利能力為中心,努力探索,不懈追求,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努力打造魅力黔張常鐵路精品優質工程!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本站觀點。所轉載內容之原創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
鐵路資訊
- 農歷小年車票開售 鐵路春運售票超1億張08:09
- 這一年,你的平安有鐵路人在守護08:09
- 京張“四電”通過初驗08:08
- 鐵路新裝備拉動“公轉鐵”08:07
- 推進安全生產整治有新招08:06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